红色旅游点,人生大课堂。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了那火热的年代。第一次踏上红色之旅,感受红色教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收获甚多。短短三天时间,我领略了山岩峭立、断崖天成、有云天线、奇状无双的黄崖洞,又目睹了中华第一村-----大寨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温了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途中经历的一切都是难舍的回忆。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多么熟悉的口号,小时候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今天终于可以亲眼目睹这句口号的含义了。刚一踏上大寨这块土地,首先迎来的是这里的解说员,她们都是本村人,看到她们个个精神抖擞、语调高昂,言谈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自信。我没有进村的感觉,反倒是觉得到了旅游景点了。在她的引导和解说下,我们参观了大寨展览馆、军民池、郭沫若诗碑、陈永贵雕像等地,使我们对大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大寨村,是山西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出了个陈永贵,在他及贾进才、贾承让、宋立英等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寨村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撅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地苦干,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辟层层梯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和表扬,并于1964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寨形势和全国农村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稳步发展,工、副、商贸拔地而起。92年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引人才、引项目、引资金建起了年产10万吨的水泥公司,粮食转换的酒业公司、制衣公司、毛衣厂、贸易公司等。随着集体实力的增强,农民生活实现了三有三不。三有是:小有教、老有靠、考有奖;三不是:吃水不用吊、运输不用挑、看病不用跑。大寨人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设施和建设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同步进行,93年投资建设了三层楼的新学校,改变教学环境,94年修筑了3.8华里的盘山公路,硬化了路面街道。96年投资打深井饮水,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吃淡水的问题。96年开始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大寨森林公园,内有周恩来纪念亭、郭沫若墓碑、展览馆、陈永贵墓地等景点,植树造林,种植花卉1000多亩,不仅发展了旅游事业,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寨的生态环境。
现在的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家葱郁、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瞻仰革命遗址,目睹沧桑巨变,心灵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升华!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前进奋斗、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
这次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思考后我们懂得了:许多伟大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增加了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地前进。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更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将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方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