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刚懂事开始就有句口号直到现在仍然铭记在心: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人们给我讲述过许多陈永贵和大寨人的故事,从此大寨就在我的心田里埋下了。大寨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是虎头山、狼窝掌?为什么全国要学大寨?后开,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寨却渐渐淡出自己的脑海,即使偶尔想到大寨也会觉得:大寨是当时政治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是臆造的神话,但神话中的大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很多年过去了,一直无缘和大寨谋面,心中像有个结(虽然渐渐模糊了),可以说是大寨情结,还是想了却一下这个心愿(我想每个从我们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国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这个情结吧)。从黄崖洞出来我们踏上了开往大寨的旅程。。。。
迎接我们的导游是大寨的媳妇,带着我们分别参观了虎头山、大寨村旧居、大寨陈列馆等地方。虽是媳妇但导游却透着强烈的自信与自豪,高亢的声音一路上为我们讲述着大寨的历史与今天,还不时地唱着当年全国人民熟悉的大寨歌曲,尽管音调并不在轨道上,但仍是情绪高昂、热情四射。突然她那跑调并高亢的歌声竟触动了我的心灵深处,通过她我似乎忽然看见了大寨的魂、理解了大寨不同凡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也许是此情、此地、此景唤醒了我!
解放初期,当地有首歌谣形容大寨之穷:"扛长工,没铺盖,卖儿女,当乞丐,有女不嫁穷大寨"。许多人也许都还记得那个穷大寨的象征:"七沟八梁一面坡"。对其自然环境之恶劣,十年九旱,不旱则涝,连续下它几天雨就成洪灾,就这么个绝对是穷山恶水的地方,后来却造就出了著名的旱涝保收的"人造梯田",跨过了令"江南"也汗颜的亩产千斤关。
大寨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领头人。
——陈永贵,带领大寨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不等不靠、战天斗地、治山治水、不屈不挠,三战狼窝掌,惊天动地,让老天低了头。
——贾进才,那个因"让贤"而声名远扬的大寨前党支部书记,一生开的石头可以从大寨到北京摆个来回。
——郭凤莲,带领大寨铁姑娘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她居然还是个神枪手。
在他们的带领下,凛冽的寒风和满腔的热血造就了坚固的石坝和丰产的梯田,大寨人胜利了!这个奋斗造就了大寨的奇迹:一个有女不嫁的穷大寨,成为全国农业的榜样,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成为全国农业的旗帜。自从1964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以后,大寨成为当时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典范。
市场经济的今天的大寨人没有放弃,仍然与时俱进,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修建了森林公园,办起了羊毛衫厂、衬衣厂、核桃露厂等十多家企业,成功实现了从“政治品zXN Zqi52hXt*4fsI(牌”到“经济品牌”的转化。目前大寨人均年收入已达万元、集体总收入上亿元,群众生活可用“小有教”、“老有靠”、“烧有包”、“病有报”、“考有奖”的“五有”来概括,特别是发展旅游业使大寨经济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大寨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大寨精神是大寨人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和勤劳的双手浇铸出来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永远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陈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