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与活力
----产业退休党员参观香堂文化新村
2007年11月23日,阳光灿烂,天空湛蓝,产业退休党员的心情格外愉快。来自退休一支部、联合支部、印刷厂、北大药业等支部的近二十名退休党员在产业党总支书记侯利平同志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北京昌平香堂文化新村。
走进香堂,环路平坦、宽敞、四通八达;1500亩标准化果园景色独特,虽然已经初冬,火红的柿子还挂在树上;工业区厂房排列整齐,连体二层小楼风格各异、三合院古朴典雅。村里有公园、高尔夫球场、影剧院、娱乐厅,有书画院、武术馆、养老院、卫生院,有农贸市场、超市、酒店餐厅、美容美发……处处透着祥和与富足。在香堂,老人享受生活补贴,儿童免费入托,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优秀学生助学金;在香堂,没有失业只有择业,只要你有上班工作的需求就可以在落户香堂的多家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2006年村经济总收入超过亿元,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搬进了136平方米的大三居或者是五正三厢的三合院。优美和谐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批文化名人聚居香堂,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游览。
地处燕山之麓的香堂村曾经是一个缺水、少路、出门难,“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贫穷小山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7年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党支部书记张文山带领香堂全村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规划,自己动手,用了十多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北京城里有的,我们这里要有;北京城里没有的,我们这里也要有”的宏伟蓝图。
在香堂,大家亲眼看到了一个具备城市生活服务设施和品位,又充满田园气息和文化氛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看到了什么叫国泰民安,什么叫安定和谐。香堂的发展变化一靠党的富民政策,二靠一心为群众的带头人,三靠勤劳致富。香堂的发展变化也更加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次参观香堂文化新村,是一次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党员同志们感慨万千,没想到距离北京40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如今的农村村村通公路,家家有电话,办公有电脑,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的农民是高科技产业的服务者和创造者;如今的农业是科技、绿植、环保生态。“三农”不再与贫穷落后相提并论。香堂村的巨大变化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是符合国情民意、深得百姓拥护的好政策。当然,还应该看到农村的变化还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甚至是落差千丈,但是只要大家认准了这条道路,发扬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精神,就会出现百个、千个……香堂村。全国的农村如果都是这个模样,国家将会多么强大,人民将会是怎样的安康,太平盛世将不会是一句空话。
(产业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