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联合早筛网主办的单细胞多组学及空间组学线上峰会圆满结束。本次线上峰会聚焦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组学领域,吸引了众多行业从业者及学者的眼球,在线激起了近两万的观看量。
本次线上峰会邀请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理事长肖渊,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教授白凡,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高歌,中科新生命NGS&单细胞测序产品线上负责人於佳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聂宗秀,中科新生命代谢线产品经理杨天行等专家及行业菁英参与,一同探讨单细胞多组学及空间组学的破局之路。
以下为本次峰会的精彩内容回顾: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秘书长沈娟作为本次会议的主持人对各位演讲嘉宾进行了简单介绍。
随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大医学科创中心运行理事会理事长肖渊就本次会议发表了开场致辞。他表示,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组学将成为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并且将有极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前景。本次论坛作为各方进行交流、产生化学反应的平台,希望能够充分将科学研究和社会资源进行融合,希望大家在本次峰会中收获满满。
随后,白凡教授发表了主题为《单细胞转路组测序揭示亚实性肺腺癌结节肿瘤微环境特征》的精彩演讲。
白凡教授表示,研究共获得118293个高质量的单细胞数据,以及接近6亿个特异性RNA分子,并鉴定出47种细胞类型或亚类。简言之,该研究基于scRNA-seq和整合分析,从单细胞尺度全面揭示了SSN的TME细胞组成与状态特征。
紧接着,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研究员高歌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基于计算方法解析细胞调控图谱》的精彩分享。
高歌研究员就基于计算方法解析细胞调控图谱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见解,并指出当前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新一代生物信息学方法与技术,整合多组学大数据,以及在单细胞水平精准解析细胞调控图谱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随后,中科新生命NGS&单细胞测序产品负责人於佳乐围绕《针对临床队列研究的单细胞多组学系统解决方案》主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演讲中,於佳乐先生解释了纵向队列研究的意义,指出了纵向队列单细胞组学研究目前所面临的痛点,以及中科新生命针对临床队列的单细胞多组学整体解决方案如何瞄准痛点发力。
随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聂宗秀发表了题为《颗粒质谱与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
在演讲中,聂宗秀研究员分享了颗粒质谱与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目前已构建微纳尺度颗粒质谱装置,实现了多参数综合表征,且建立了纳米材料颗粒免标记质谱成像方法以获得纳米载药及气溶胶颗粒的质谱成像。
最后,中科新生命代谢线产品经理杨天行发表了《空间代谢组学介绍及医学应用》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杨天行先生从原理、优势、深度空间代谢组学的技术难点和技术流程等多个角度对空间代谢组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相关案例深入剖析该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现状、前景。
此次单细胞多组学及空间组学线上峰会汇聚了众多大咖,探讨了代谢研究转化方向、单细胞蛋白技术通量、多组学技术优势、多个组学之间的数据关联、单细胞和空间分析结果验证等热点话题,走在了科研最前线,有助于推动单细胞多组学及空间组学技术的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