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国内孤独症患病率高,漏诊、误诊、晚诊率高、缺乏医学干预手段的市场痛点问题,研发儿童孤独症的智能诊断分型与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精准治疗创新平台。依据儿童脑结构与功能网络特征建立辅助诊断以及不同社交亚型的诊断技术,依据《北京孤独症社交分型问卷》与脑功能亚型诊断结果,对冷漠型,被动型(适应证)儿童进行特定参数的TEAS治疗。
项目亮点:
1、理论创新性:本项目基于重大脑疾病的国家需求与市场需求,前期完成了扎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验证, 从病因学、机制靶点、疗效评价等方向形成关键理论体系,对从筛选适应证、优选刺激参数、穴位组合方法、介入时机与疗程等角度做了充分研究,经得起学术界与临床疗效的考验。
2、技术创新:项目采用认知计算机科学进行客观辅助诊断结合行为学分型技术,再通过现代传统医学技术形成诊疗闭环,是孤独症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内完整知识产权的特色解决方案。项目科学团队技术全面、拥有持续迭代的能力与技术壁垒。
3、影响力广泛:孤独症的诊疗是重大医学与社会难题,关注度高,项目受到政府、学界的高度关注,也在多次在创新大赛中获奖。负责人受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杂志《信使》发表《中国的“星星的孩子”迎来新希望》文章,以11种语言在194个国家传播,体现在该领域的东方话语权。
核心技术及产品管线:
本项目有3个产品,用于孤独症辅助诊断的磁共振大数据已完成三套算法开发与代码编写;社交亚型问卷完成小程序开发,并在十几个医院使用;根据儿童人体工学与视觉偏好的可穿戴TEAS控制器已完成样机开发与外关机构设计,具有小型化(尺寸25 mm x 25 mm,约7 g),便捷,舒适的特点。
团队:
项目带头人张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累计发表论文77篇 (含SCI论文60篇,孤独症主题43篇,第一或通讯作者31篇),总影响因子319.38,总引用次数1200次,H因子18。授权美国发明专利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8项,著作权1项,技术转移4项,上市医疗器械1个,评估问卷1个。主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合作形式:融资(1500万人民币)、技术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合作
联系方式:bykc@b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