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承办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22年8月21日在北京召开,线下参会人员70余人,线上1600余人。到会的嘉宾包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处高斌处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维民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社长王凤廷编审、总编辑冯智勇编审等。现场参会的有北医出版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5轮教材的在京主编。
上午召开了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乔杰校长首先致辞。她指出,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大健康、大卫生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从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医学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推动我国医学教育迈向更专业化、科学化的道路。落实新医科建设,需要把握医学教育规律,加强总体设计,促进结构优化,在协同育人和提升质量要素上下功夫。课程、教材改革是提升医学教育水平的重要载体,是陪伴学生成长的精神营养,也是实现立德树人和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做好新时代教材建设也需要顺势应变,最终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高斌处长做了《以新医科为统领,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报告。他强调,首先要深刻把握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时代要求,人民对高质量医学教育、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所以医学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医教协同、科教协同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斌处长也谈到高校教材建设的重要性,要把好两个关口,做好两个加强,着力提升我国医学教材的原创性,打造医学精品教材。
柯杨教授做了题为《再谈医学教育》的报告,分享了对医学教育的目的、临床医学的职业特点和以后努力方向等方面的思考。医学教育的目的应是使医学生具有更强的价值判断和自律性,具备理性思维能力、更好的生存能力,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临床医学职业又具有学业繁重、多维度与人打交道、利他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尊重教育规律,提供宽松的成才土壤,关爱学生的成长。
王松灵教授从政策与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角度做了《加快构建适应健康中国需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他解读了国家关于医学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并结合首医经验呈现了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全科培养、学制学位、阶段衔接等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最后基于医学院校调查结果,提出了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若干建议。
王维民教授做了《关于课程整合的思考》的报告,分享了对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实施理念。他从哲学层面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思考,认为医学教育改革需要从理论层面宏观思考及设计,应该重视教育学理论对于医学教育与改革的指导作用,不同学科背景、思维方式有差异,需要互相借鉴。课程整合是多角度、多方位、多部门的协同,成功的课程整合离不开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支撑。
上午的高峰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主持。
下午召开的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会上,哈尔滨医学大学教务处处长钟照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海潮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视频报告)、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韩忠刚副编审和副主任赵欣副编审,分别做了题为《守正创新,打造精品教材》《医学教材案例编写》《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经验分享》《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建设思路》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建设实施路径》的报告。下午的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王凤廷社长主持。
通过上午的高峰论坛和下午的教材建设研讨会,与会的领导、专家既从宏观层面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政策指导和深入分析,也根据我国现状提出了对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建议,并对教材建设的几个维度进行了高质量的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